信息来源:内容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河南日报、湖北日报等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3日 15:45:28 浏览数量:0
01
河南:2025年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枪)25万个以上
据河南日报报道,7月12日发布的《河南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指出,到2025年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枪)25万个以上、集中式公用充换电站6000座以上。推进郑州城市群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青海:竞争性配置光热一体化项目 新能源与光热比例最高6:1
7月10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推动“十四五”光热发电项目规模化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要竞争性配置光热一体化项目。
《通知》中提出,结合“十四五”电力需求,以光热配比、镜储配置、调峰调频、技术性能、光热业绩(含建设履约情况)等为主要条件,竞争性配置光热一体化项目(指光热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一体化项目)。原则上参与竞争配置项目新能源与光热比例最高为6∶1(科学安排新能源建设时序),鼓励每10万千瓦电站的镜场面积不少于80万平方米,日储能时长6小时以上(年时长最低为2190小时),技术水平要求不得低于国家组织的示范项目。
2.47GW/5.32GWh!天津新型储能项目清单下发
近日,天津发布了《天津市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依据方案,到2025年,天津将建设新型储能电站100万千瓦。随《方案》,天津发布《天津市新型储能示范项目清单》,该清单共包含新型储能项目10个,总规模2465兆瓦/5324兆瓦时。储能技术包含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电解制氢、储热,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数量为8个,储能规模2050兆瓦/4100兆瓦时,占比超83%。
湖北储能新政:2025年装机3GW
近日,湖北省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根据征求意见稿,湖北省到2025年,新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相匹配,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以上。
浙江温州:引导光伏、风电企业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储能
7月6日,浙江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针对民建市委会《关于聚焦双碳战略 抢抓市场机遇 加快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的提案》发布回复。回复提出,在储能领域,全面突破电源侧和电网侧储能,引导光伏、风电企业按一定比例配置储能,加快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集成式发展。
02
我国首个高海拔光氢储项目投产发电
据湖北日报7月11日报道,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我国首个高海拔光氢储项目——华电德令哈100万千瓦光储及3兆瓦光伏制氢项目成功投产发电。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发绿电22亿度,满足200万个家庭一年所需,年节约标煤54.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8万吨,制氢规模600标准立方米/时。
中国首个电动船舶动力电池系统制造基地投产
7月5日,中国首个新能源船舶动力电池系统自动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该生产基地由安易控打造的选址于广东省珠海国家高新区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第一期产能为300MWh的船舶动力电池系统。
国家开发银行:上半年发放能源领域贷款3461亿元
据上海证券报7月12日报道,今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聚焦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大中长期信贷投放,重点支持了一批油气管网、光伏、风电等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国家开发银行发放能源领域贷款3461亿元,同比增长18%。
国家统计局:6月份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价格分别环比上涨2.6%、1.4%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7月10日消息,6月,从环比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2.6%、1.6%、0.8%。煤炭、钢铁供给量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6.4%、2.2%。电力生产中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价格分别上涨2.6%、1.4%。
2.26亿千瓦!南方五省电力负荷今年首创新高
据央视新闻7月11日报道,连日来,我国南方用电负荷持续走高。从南方电网获悉,7月10日,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五省区最高电力负荷达2.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南方电网最高负荷将达2.45亿千瓦,同比增长10%。
03
募资超40亿元!华友钴业GDR瑞交所上市
7月7日,华友钴业正式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据悉,华友钴业本次募资总额约为5.83亿美元(折合约42.19亿元),为本年度目前GDR发行的最大融资规模。相关公告披露,华友钴业本次发行 GDR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充境内外新能源电池材料产能,收购、开发及运营上游资源,加强研发,以及补充公司运营资金。
ST龙净拟定增不超15.42亿元投向5GWh储能电池制造
7月10日晚间,ST龙净发布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紫金矿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5.42亿元。本次募资将用于年产5GWh储能电池制造项目、偿还银行借款,发行采取锁价发行方式,发行价格为14.31元/股,较最新收盘价折价24.68%,紫金矿业将以自有及自筹资金认购股份,相关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
锦浪科技宣布成立储能公司
近日,工商注册信息显示,锦浪科技设立储能子公司——锦浪储能有限公司。资料显示,锦浪储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由锦浪科技和宁波锦浪低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前者持股99%,后者持股1%。
出售子公司100%股权!
领湃科技剥离原主业、全面聚焦电池领域!
7月10日,湖南领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拟公开挂牌出售广东达志化学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领湃科技称将借此剥离表面工程化学品业务,进而更好地集中现有资源优势加速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产能释放。此次交易已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开元股份子公司与国信云川签署合作
开拓海外光伏储能及虚拟电厂业务
7月7日,跨界储能的教育企业——开元股份有了新动态,控股子公司长沙麓元能材科技有限公司与国信云川投资(深圳)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向海外推广光伏、储能、虚拟电厂业务。
据悉,双方将合资成立数字能源公司,计划在光伏、储能、虚拟电厂等多方面开展战略合作。首个合作标的是海外某国100MW光伏电站、储能与虚拟电厂项目,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打造从光伏、储能、虚拟电厂全产业链并在国外全面推广。
04
日本东工大将全固态电池容量提高至世界最高水平
7月10日消息,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究团队成功提高全固态电池的快速充电性能和容量。研究团队使固态电池影响快速充电性能的指标与目前相比最多可提高3.8倍,正极容量按单位电极面积计算提高1.8倍,据称均为世界最高水平。锂离子电导率为毫西门子每厘米,约为传统材料的2.3~3.8倍,缩短充电所需时间。同时,研究团队对其制造工艺也进行了改良,负极采用锂金属代替传统的石墨,试制的全固态电池的容量达到每平方厘米电极20毫安以上,达到此前公布的最高水平。
10万吨!LG新能源与智利SQM签署锂供应协议
韩国LG新能源公司(LGES)表示,已与智利SQM签署了锂供应长期协议,这是其进一步加强原材料采购的最新举措。从今年开始到2029年的七年内,SQM将向LG新能源供应10万吨锂,包括用于高镍、高容量电池的氢氧化锂,以及用于更便宜的低镍和磷酸铁锂(LFP)电池的碳酸锂。这将能够为200万辆纯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欧盟理事会通过电池和废旧电池新法规
据新华社报道,欧盟理事会7月10日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强电池和废旧电池管理的新法规。该法规将规范电池从生产到回收和再利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并确保其安全、可持续和具有竞争力。新规将适用于所有电池,包括废旧便携式电池、电动车电池、工业电池等,旨在通过监管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来促进循环经济。该法规将由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签署,并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20天后生效。
荷兰政府拨款4.12亿欧元支持“循环”光伏面板制造
荷兰内阁宣布,将通过国家增长基金拨款26亿欧元(28.4亿美元),支持可持续性、能源、高科技、数字化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创新技术制造。政府表示,将投入其中相当一部分——4.12亿欧元用于支持基于循环经济方式的太阳能组件制造。
安哥拉政府融资12.9亿欧元建设48个离网式乡村地区光伏+储能项目
近日,英国标准渣打银行作为融资协调人已协助安哥拉政府财政部自从德国出口信贷机构Euler Hermes及其他商业机构总计获得12.9亿欧元贷款,安哥拉政府将使用相关款项建设分布于全境内的多个乡村光伏供电系统建设。该14亿美元的建设资金将用于建设48处光伏发电系统,同时配有储能设备,可以用于“微型电网”的作用,同时,安哥拉将积极打造离网式光伏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