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8日 07:05:59 浏览数量:0
“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路径
能源转型的目标是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系统,以促进双碳目标实现。能源转型需要有政策的引领、技术的推动、市场的促进和体制机制的完善。其中,技术的推动是实现能源转型的核心。
(一) 不同技术措施的减碳贡献
能源技术的进步对CO2减排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能效、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提升终端电气化水平、推广CCUS技术、发展氢能及可再生合成燃料等是降低能源相关CO2排放的主要方向。
(二) 重点领域转型路径
电力、工业、交通等部门是能源相关CO2排放的重点部门,合计占CO2排放量的近90%,“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的主要路径如下。
电力部门的低碳化是各行业脱碳的核心基础。电力低碳转型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全局性意义。来自风能、太阳能的可再生电力发电量增加了近5倍,气电发电量增加了1.9倍,核电发电量增加了2.4倍。从碳排放来看,电力系统碳排放预计在2025—2030年达峰,达峰后进入短暂平台期,然后开始下降。电力系统的清洁化和低碳化将对全社会的碳排放下降带来实质性贡献。
工业用能将向高效化、低碳化、电气化方向转变。工业是仅次于能源电力部门的第二大CO2排放部门。基准情景下工业部门的CO2排放先缓慢增长再下降,强化低碳情景下工业部门的CO2排放下降速度加快。工业领域能效的大幅提升、风光清洁能源的应用以及CCUS的规模化应用将是工业碳排放降低的关键举措。
交通运输用能将走向电能替代和可再生燃料替代。交通运输部门是化石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降低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通过能效提升提高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油经济性,降低各类运输工具的运行能耗;加大交通运输工具的电气化程度,扩大电动车和混合动力的应用规模和范围;发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可再生合成燃料等替代技术,加大替代燃料的应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公共出行方式。
上一篇:新型能源体系“新”在哪里
下一篇:大型储能电站集成技术趋势